用不耻下问造句

“不耻下问”的解释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用“不耻下问”造句

1、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要不耻下问

2、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6、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7、不耻下问,知错则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不耻下问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9、中国人尽避自信,但是并不自封自闭,能够不耻下问而师夷。

10、不耻下问,学识才会加深,因此肯去寻找的人才能有所发现!

11、不耻下问是一种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12、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13、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

14、就要不耻下问,要尊重别人,要诚实谦虚,虚怀若谷,不可自以为是,浅尝辄止。

15、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16、我们一直在讲求公平,客观,在讲求不耻下问,然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根本做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人的顽固不化。

17、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18、当干部的要不耻下问,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19、你寻找它。在学习上应当不耻下问

20、我们会注意每一个好的创意,并会不不耻下问的借鉴一下。

21、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勇于面对,不耻下问,这样的胆魄不是人人都有的。

22、你如果要学习,就要不耻下问

23、谦虚不是虚伪,更不是虚弱,而是放开心胸容纳他人,尊重他人;谦虚不是退避,更不是推委,而是虚怀若谷地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地处处学习。

24、虽然你觉得你是新手或者地位比较低的人,但是你要勇于不耻下问,也要做到主动询问别人的需要,而不要等领导或者资深的同事对你表现出亲和,因为他们这样表现往往需要特别的努力。

25、比如,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作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复习,善于归纳和,碰到问题要先动脑思考,然后使用工具书,要不耻下问

26、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退后一步,再看看世界,放下一些压力,学多点东西,看多一些,好奇多一些学会不耻下问。因为不懂没罪,肯学就可以。

28、爷爷虽然退休了,但他仍坚持自学英语,不断向年轻人请教。他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9、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位很积极主动的学者,不懂的东西他会不耻下问

30、中国人尽管自信,但是并不自封自闭,能够不耻下问而师夷。

31、对学过的东西要温故知新,对不认识的东西要不耻下问,对于学习要学而不厌。

32、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

33、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矫揉造作。

34、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不耻下问

35、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36、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37、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38、以昨天为鉴。以今天为乐。以明天为盼。永远不耻下问最重要。

39、不论是学习什么,我们都要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好。

40、一个谦虚的人会不耻下问,因为他知道,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41、教师应在教室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各小组活动的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经常听取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真实体验,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耻下问,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42、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43、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

44、聂先生是常向他上小学的儿子请教的,不耻下问的精神可嘉。

45、一个人要做到时时事事都能够谦虚谨慎并非易事,尤其是要做到如曾子所说的不耻下问,更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才有可能达到的。

46、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7、而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比教师多,所以教师还需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这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48、第三,要向现实社会学习,向学生学习,具有不耻下问的学者之风。

49、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50、到办公室工作后,我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系统学习了有关业务知识和各级各类文件精神,初步具备了一个文秘人员所必需的业务知识和政策水平。

热门造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3 城市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29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