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光绪帝大开群臣宴 西太后参拜灵雨祠
作者:惜华楼主话说光绪帝正与群臣谈话,忽有总管太监李文泰上殿奏道:“天已不早了,皇上在何处晚膳。”
皇帝道:“就在此处很好,用完晚膳,朕还得到乐寿堂请安去呢!”
李总管答应退出君臣们又谈了些历代政治得失的故事。李善兰是熟悉外国历史的,又谈了些英法德奥战争的历史。后来又大谈起欧洲文学与宗教的源流。皇帝听得津津有味,不觉已到晚膳的时候总管李文泰又上殿跪奏:“请皇上用膳。”
皇帝道:“朕与师傅一同吃,可给师傅们设座。”
李文泰领旨,忙下殿去,吩咐小太监等传御膳房,与师傅们预备座位。不多一刻,预备停当,皇帝便命众师傅们坐下,君臣同桌共饮。席间君臣们又谈起辞章之学,皇帝忽然说道“朕于辞章之学,不甚研究,但今日朕拟以诗句下酒,每人各联一句,不知诸位师傅以为何如?”
翁同等尚未回奏,倒先忙坏了李善兰,抢先奏道:“回皇上的话,臣向来不会做诗万万不敢遵旨。”
孙家鼐奏道:“皇上如何以诗下酒呢?”
皇帝笑道:“我们几个人联句,以三击为令,三击之后,不能说一句的或说出而不合韵的,皆应罚饮三杯。”
李善兰更慌了忙又奏道:“臣已奏明在先,臣是不会做诗的,请皇上免臣出丑罢。”
皇帝笑道:“李先生的算学高深,可称中国第一,朕现有一法,李先生不能做诗也可免做,但须负一种责任。”
李善兰忙问担负何责。皇帝笑道:“就是派你专司笔画,全局的人,无论是谁,说出了一句诗来,你就用心算法,算前那一句诗七个字的笔画,如果说到下句,上句的笔画尚未算清,或有错误,可得罚你三杯。”李善兰奏道:“这个责任,臣恐不能担负,万一句句都算错了全罚起来,岂不要将臣醉死了吗?”
皇帝笑道:“李先生不要推辞,有罚必有赏,如果你算得不错,朕就照那诗句的总数,每年加给你的俸银。”
李善兰听说有赏,便不辞了。皇帝又问:“谁作录事?”
张百熙奏道:“松桂书法敏捷,似可胜任。”松桂听了,正合其意,忙奏道:“奴才愿为录事,奴才但求圣上免联句。”
皇帝道:“那可不成,你是翰林出身,不能与李善兰相比。”松桂奏道:“奴才是满文进士,汉诗句是不会做的,求皇上开恩。”
皇帝答应了。翁同奏道:“请皇上先赐诗句。”皇帝不加思索,就吟道:“红屿青林阁道重。”皇帝指着翁同说道:“就由师傅联下吧。”
翁同道:“皇上才思敏捷,文藻缤纷,臣不敢敬续。”
皇帝道:“师傅不必谦抑,快联下句罢!”
又问李善兰:“共是多少笔画。”
李善兰奏道:“六十五画。”
皇帝又问松桂道:“色福(满洲语师傅)记下。”
松桂写完。皇帝用筷子打了桌子三次,翁同忙起吟道:“凌霄霞彩满千峰。”李善兰道:“七十一画。”
松桂又记下了。皇帝用筷子又敲了三下。孙家鼐忙起立吟道:“牙墙锦莫飞丹凤”。李善兰笑道:“更多了,七十八画。”
松桂道:“李先生你可别算错了,不然要罚的哪!”皇帝的酒令,又敲起来,孙贻经忙站起吟道:“翠殿金波隐亦龙。”
李善兰道:“更了不得啦,多上加多,共是八十一画。”皇帝又发令,夏同善起立吟道:“墙外柳阴当槛静。”
李善兰道:“这回少了,六十一画。”
皇帝酒令又起,张百熙起吟道:“筵前花影入杯浓。”
翁同道:“好句!”
李善兰道:“六十七。”松桂道:“多少?”
李善兰道:“六十七画。”
松桂还要说话,皇帝道该色福吟诗了。说着就发下令来。松桂慌得手足无措,忙奏说道:“奴才是不会做诗的,奴才算受罚喝酒。”
皇帝说道:“这可不成,大家都要赖着不做诗,朕这酒令,就不能行了。”松桂不敢违旨,想了半天,才慢慢说道:“奴才也有了。”
皇帝说:“快说!”
松桂吟道:“此身疑是来天上。”
皇帝笑道:“好一个来天上,亏你想得出。”李善兰笑道:“松色福的诗,好不好我可不懂得,但是笔画真是太少了,只有四十四画。”
皇帝又敲酒令,轮到徐致靖吟道:“瑶岛风光仿佛逢。”
李善道:“比松色福多两笔,共四十六笔,八句已完了,共是五百零八字。”
皇帝笑道:“朕每年加一倍赐薪,就赏李先生一千二百两银子吧。”
李善兰叩道谢恩。皇帝又道:“今天联句,君臣甚欢,翁师傅的诗才甚大,请再做一首。”
翁同领旨,即席吟道:“钧天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石涧鸣泉林际落,玉箫雅奏水中闻。槐烟密幕依严幛,藻影连牵写细纹;共喜升平邀帝泽,岂同汉武燕横汾。”
皇帝阅毕,大加赏赞,君臣同乐。筵席已毕,皇帝便乘轿回去,翁同等在介寿堂门外跪送。皇帝便到乐寿堂跪请慈禧太后圣安,奏明,明日回宫。次日皇帝辰刻便回宫去了慈禧太后次日仍在湖中游乐,皇后大公主等,照例随侍。太后在鸥舫中坐了半日,才回乐寿堂安寝。隔了三天,皇帝又到园请安,面奏道:“北洋大臣李鸿章,敬献浅水汽轮三只,派员齐送到京,明日即可由长河下水,浮至湖中呈献。”
皇太后大喜,说道:“李鸿章真能办事,我这里正想要一只汽轮,他竟早替我买好了,可赏给他紫翎,以示奖励。”
皇帝答应了。太后又道:“我想这颐和园工程浩大,修理得颇好,总是奕匡之功,我想晋封他为亲王。”
皇帝奏道:“奕匡在军机办事也很出力,子臣谨遵懿旨,明天即以奕匡在军机处参预军国大事宣力有年,奉懿旨晋封亲王。”太后笑道:“今天晚膳后,即可发表。”
皇帝退出。即命军机处拟旨,并赏崇礼太子太保冲。奕匡、崇礼忙着进园谢恩。庆王府三格格也谢过了恩,一宿无话。第二天皇太后用完早膳,李莲英飞跑进来,跪奏道:“老祖宗,李鸿章献的火轮开到了,奕匡等在宫门外候旨呢!”
太后闻奏,喜得心花怒开,命轮船快开进来,我在长廊去看。李莲英答应,连忙飞跑出去,传了太后的懿旨。太后也忙着出殿,来到鸥舫落坐。那三只汽轮,已驶到湖心。太后见那三只船,彩画鲜明,光华夺目,驶行起来,非常之快。这时汽轮已靠在岸边,太后命皇帝先上船查看舱内陈设。皇帝上船查过,回来复奏道:“子臣查得此船,修造异常精细,机器亦极灵快,铺垫窗帘等物,均系上等货质,而且陈设器具亦颇讲究,同内廷相差无几。李鸿章办事认真,用心周密,可以请皇太后传旨褒奖。”
皇太后大喜,即命传旨嘉奖李鸿章,并赏给紫翎、素貂褂、宝石顶等物。皇帝遵谕回宫照办。太后又命李莲英试坐第一船,奕匡试坐第二船,世铎试坐第三船。李莲英应命分乘,只听汽笛一声,三轮开驶,向西南方行走。转眼间已到苏堤,又向正南正东循着龙王堂到玉澜堂转舵向西,仍驶回欧舫面前停住。李莲英等下船,跪向太后奏道:“各船行驶都极平稳。”
太后便命皇帝乘第一船,皇后及各重要福晋格格们同乘第二船,太后与各重要命妇们乘第三船,其余不重要的官眷们,皆乘中国造的船只在后面跟着。太后等分乘各船游了一回,十分高兴,直至日落西山,方回乐奉堂歇息。太后问起李莲英:“为什么李鸿章的心思这般灵巧,就料到我要买轮船?”
李莲英忙爬在地下磕奏道:“奴才罪该万死,是奴才听得孙毓汶太太奏知老佛爷,说上海有一种浅水汽轮,非常精巧,奴才见老佛爷天颜大喜,料着老佛爷必想买这东西,奴才便打了一个电报给李鸿章,将老佛爷的圣意说明,李鸿章才买来的。”
慈禧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不但不怒反而赞美起来,向李莲英说道:“你这孩子,真是处处留心,办事精密,我赏你二品衔。”李莲英忙叩头谢恩而退。第三天上谕下来,李莲英着赏给二品衔,满朝文武,都向李总管道喜。慈禧太后后又传懿旨,赏给北洋解送汽轮委员,船长郑汝成三品衔,押送兵丁,各赏银二十两,所有在御汽轮上的舵工,除各加赏银五十两外,均在园内当差,奕匡忙命各舵工等,均在汽轮上,向皇太后叩头谢恩。次日奕匡又奏请设立轮船公所,并保驾记名副都统胜林,充当总办,奉旨着照所请办理,并选聪颖年壮太监一百名,学习驾驶诸法。次日皇帝早朝之后,又出城到颐和园来,进乐寿堂请安,慈禧太后对皇帝说道:“入夏以来,未见霖雨,各种花木,都现枯干之象,大庄稼在地,亦待雨甚急,我拟于明日回宫求雨。”
皇帝奏道:“子臣已齐戒多日,并据军机大臣等面奏,城内外各官庙,已一律设坛求雨,请太后放心。”太后道:“我明日定要回宫,亲至天穹殿拈香,皇帝应由明日起,入齐堂值宿三日,虔心祈雨。”
皇帝答应着,请安退下。此时各官眷,已知皇太后明日回宫的消息,便各人忙着收拾自己的物件。二格格、三格格、秋云三人,将太后应用的衣服珍宝等物料理清楚。太后命二格格等将珍宝箱柜封销起来,只带几件应用的衣服,放在黄漆盒内,带回宫去。二格格等遵命办妥。等二天皇帝进来请安,皇后率领各府福晋、格格、命妇等在仁寿殿前预备跪送,时刻已到,皇太后乘坐八人黄轿,出了乐寿堂,通过仁寿殿角门。皇上、皇后这才各自上轿,随在太后轿后,众宫眷等行至颐和园门,撤了围幕,妃嫔等乘坐黄色围子朱轮车,福晋都坐红围轿,官眷格格们,都坐红围车,宫女仆妇等皆坐青围车。皇太后黄轿之旁,有四位亲王分左右骑马随行。皇后贵妃轿车旁,有御前侍卫保护大门侍卫、干清门侍卫以及向导处侍卫、鉴仪卫前锋护军等官员,都在轿前应差。轿前提灯提炉,轿后豹尾枪,步睛侍术,各挎腰刀。马上侍术,各悬弓箭。各宫总管太监,亦皆骑马相随。驾过苏州街同时来到万寿寺。这万寿寺,建在长河北岸,适北京城颐和园之间皇帝皇后贵妃等已先由便道,抢先赶到寺前,随后皇太后的黄轿抬到了。太后要下轿休息皇帝跪安已毕,扶着太后下轿。先到大殿拈香拜佛,已毕。太后见寺中殿宇宽敞,门前封着长河,异常幽静,又在厅中用过茶点,歇了一小时之久,赏给庙中香火银五百两。以后即以该寺作为来往颐和园途中茶尖之所。李莲英跪奏道“请示老祖宗,这时可以起驾了,再迟一会,天就要热啦。”
太后点头,即命起驾,李莲英忙向外传旨。太后上了轿,皇帝后妃宫眷,一切人等也各自上了轿车。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向城里而来。天到正午的时候,这才进宫。皇帝后妃等照例在干清门外跪迎圣驾太后入宫之后,降下懿旨,命京内外断屠,以得雨之日为止。皇帝当日就入了齐宫。太后每日三次,亲至天穹殿求雨。光绪帝入了齐宫三日,不见有雨,又住三日,仍不见雨,再住三日,还是点雨全无。天气格外亢热,太后发起急来,又要到颐和园灵雨祠求雨。第二天便命驾出城,仍到园内,先在乐寿堂休息,就命李莲英传知同来的皇后、宫眷福晋、格格等,自本日起一律齐戒沐浴随同圣驾,参拜灵雨祠。所有太后一天三膳,全用素食,皆由二格格亲手调做。正是:但觉笙歌喧内苑那知奇祸起萧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皇帝道:“就在此处很好,用完晚膳,朕还得到乐寿堂请安去呢!”
李总管答应退出君臣们又谈了些历代政治得失的故事。李善兰是熟悉外国历史的,又谈了些英法德奥战争的历史。后来又大谈起欧洲文学与宗教的源流。皇帝听得津津有味,不觉已到晚膳的时候总管李文泰又上殿跪奏:“请皇上用膳。”
皇帝道:“朕与师傅一同吃,可给师傅们设座。”
李文泰领旨,忙下殿去,吩咐小太监等传御膳房,与师傅们预备座位。不多一刻,预备停当,皇帝便命众师傅们坐下,君臣同桌共饮。席间君臣们又谈起辞章之学,皇帝忽然说道“朕于辞章之学,不甚研究,但今日朕拟以诗句下酒,每人各联一句,不知诸位师傅以为何如?”
翁同等尚未回奏,倒先忙坏了李善兰,抢先奏道:“回皇上的话,臣向来不会做诗万万不敢遵旨。”
孙家鼐奏道:“皇上如何以诗下酒呢?”
皇帝笑道:“我们几个人联句,以三击为令,三击之后,不能说一句的或说出而不合韵的,皆应罚饮三杯。”
李善兰更慌了忙又奏道:“臣已奏明在先,臣是不会做诗的,请皇上免臣出丑罢。”
皇帝笑道:“李先生的算学高深,可称中国第一,朕现有一法,李先生不能做诗也可免做,但须负一种责任。”
李善兰忙问担负何责。皇帝笑道:“就是派你专司笔画,全局的人,无论是谁,说出了一句诗来,你就用心算法,算前那一句诗七个字的笔画,如果说到下句,上句的笔画尚未算清,或有错误,可得罚你三杯。”李善兰奏道:“这个责任,臣恐不能担负,万一句句都算错了全罚起来,岂不要将臣醉死了吗?”
皇帝笑道:“李先生不要推辞,有罚必有赏,如果你算得不错,朕就照那诗句的总数,每年加给你的俸银。”
李善兰听说有赏,便不辞了。皇帝又问:“谁作录事?”
张百熙奏道:“松桂书法敏捷,似可胜任。”松桂听了,正合其意,忙奏道:“奴才愿为录事,奴才但求圣上免联句。”
皇帝道:“那可不成,你是翰林出身,不能与李善兰相比。”松桂奏道:“奴才是满文进士,汉诗句是不会做的,求皇上开恩。”
皇帝答应了。翁同奏道:“请皇上先赐诗句。”皇帝不加思索,就吟道:“红屿青林阁道重。”皇帝指着翁同说道:“就由师傅联下吧。”
翁同道:“皇上才思敏捷,文藻缤纷,臣不敢敬续。”
皇帝道:“师傅不必谦抑,快联下句罢!”
又问李善兰:“共是多少笔画。”
李善兰奏道:“六十五画。”
皇帝又问松桂道:“色福(满洲语师傅)记下。”
松桂写完。皇帝用筷子打了桌子三次,翁同忙起吟道:“凌霄霞彩满千峰。”李善兰道:“七十一画。”
松桂又记下了。皇帝用筷子又敲了三下。孙家鼐忙起立吟道:“牙墙锦莫飞丹凤”。李善兰笑道:“更多了,七十八画。”
松桂道:“李先生你可别算错了,不然要罚的哪!”皇帝的酒令,又敲起来,孙贻经忙站起吟道:“翠殿金波隐亦龙。”
李善兰道:“更了不得啦,多上加多,共是八十一画。”皇帝又发令,夏同善起立吟道:“墙外柳阴当槛静。”
李善兰道:“这回少了,六十一画。”
皇帝酒令又起,张百熙起吟道:“筵前花影入杯浓。”
翁同道:“好句!”
李善兰道:“六十七。”松桂道:“多少?”
李善兰道:“六十七画。”
松桂还要说话,皇帝道该色福吟诗了。说着就发下令来。松桂慌得手足无措,忙奏说道:“奴才是不会做诗的,奴才算受罚喝酒。”
皇帝说道:“这可不成,大家都要赖着不做诗,朕这酒令,就不能行了。”松桂不敢违旨,想了半天,才慢慢说道:“奴才也有了。”
皇帝说:“快说!”
松桂吟道:“此身疑是来天上。”
皇帝笑道:“好一个来天上,亏你想得出。”李善兰笑道:“松色福的诗,好不好我可不懂得,但是笔画真是太少了,只有四十四画。”
皇帝又敲酒令,轮到徐致靖吟道:“瑶岛风光仿佛逢。”
李善道:“比松色福多两笔,共四十六笔,八句已完了,共是五百零八字。”
皇帝笑道:“朕每年加一倍赐薪,就赏李先生一千二百两银子吧。”
李善兰叩道谢恩。皇帝又道:“今天联句,君臣甚欢,翁师傅的诗才甚大,请再做一首。”
翁同领旨,即席吟道:“钧天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石涧鸣泉林际落,玉箫雅奏水中闻。槐烟密幕依严幛,藻影连牵写细纹;共喜升平邀帝泽,岂同汉武燕横汾。”
皇帝阅毕,大加赏赞,君臣同乐。筵席已毕,皇帝便乘轿回去,翁同等在介寿堂门外跪送。皇帝便到乐寿堂跪请慈禧太后圣安,奏明,明日回宫。次日皇帝辰刻便回宫去了慈禧太后次日仍在湖中游乐,皇后大公主等,照例随侍。太后在鸥舫中坐了半日,才回乐寿堂安寝。隔了三天,皇帝又到园请安,面奏道:“北洋大臣李鸿章,敬献浅水汽轮三只,派员齐送到京,明日即可由长河下水,浮至湖中呈献。”
皇太后大喜,说道:“李鸿章真能办事,我这里正想要一只汽轮,他竟早替我买好了,可赏给他紫翎,以示奖励。”
皇帝答应了。太后又道:“我想这颐和园工程浩大,修理得颇好,总是奕匡之功,我想晋封他为亲王。”
皇帝奏道:“奕匡在军机办事也很出力,子臣谨遵懿旨,明天即以奕匡在军机处参预军国大事宣力有年,奉懿旨晋封亲王。”太后笑道:“今天晚膳后,即可发表。”
皇帝退出。即命军机处拟旨,并赏崇礼太子太保冲。奕匡、崇礼忙着进园谢恩。庆王府三格格也谢过了恩,一宿无话。第二天皇太后用完早膳,李莲英飞跑进来,跪奏道:“老祖宗,李鸿章献的火轮开到了,奕匡等在宫门外候旨呢!”
太后闻奏,喜得心花怒开,命轮船快开进来,我在长廊去看。李莲英答应,连忙飞跑出去,传了太后的懿旨。太后也忙着出殿,来到鸥舫落坐。那三只汽轮,已驶到湖心。太后见那三只船,彩画鲜明,光华夺目,驶行起来,非常之快。这时汽轮已靠在岸边,太后命皇帝先上船查看舱内陈设。皇帝上船查过,回来复奏道:“子臣查得此船,修造异常精细,机器亦极灵快,铺垫窗帘等物,均系上等货质,而且陈设器具亦颇讲究,同内廷相差无几。李鸿章办事认真,用心周密,可以请皇太后传旨褒奖。”
皇太后大喜,即命传旨嘉奖李鸿章,并赏给紫翎、素貂褂、宝石顶等物。皇帝遵谕回宫照办。太后又命李莲英试坐第一船,奕匡试坐第二船,世铎试坐第三船。李莲英应命分乘,只听汽笛一声,三轮开驶,向西南方行走。转眼间已到苏堤,又向正南正东循着龙王堂到玉澜堂转舵向西,仍驶回欧舫面前停住。李莲英等下船,跪向太后奏道:“各船行驶都极平稳。”
太后便命皇帝乘第一船,皇后及各重要福晋格格们同乘第二船,太后与各重要命妇们乘第三船,其余不重要的官眷们,皆乘中国造的船只在后面跟着。太后等分乘各船游了一回,十分高兴,直至日落西山,方回乐奉堂歇息。太后问起李莲英:“为什么李鸿章的心思这般灵巧,就料到我要买轮船?”
李莲英忙爬在地下磕奏道:“奴才罪该万死,是奴才听得孙毓汶太太奏知老佛爷,说上海有一种浅水汽轮,非常精巧,奴才见老佛爷天颜大喜,料着老佛爷必想买这东西,奴才便打了一个电报给李鸿章,将老佛爷的圣意说明,李鸿章才买来的。”
慈禧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不但不怒反而赞美起来,向李莲英说道:“你这孩子,真是处处留心,办事精密,我赏你二品衔。”李莲英忙叩头谢恩而退。第三天上谕下来,李莲英着赏给二品衔,满朝文武,都向李总管道喜。慈禧太后后又传懿旨,赏给北洋解送汽轮委员,船长郑汝成三品衔,押送兵丁,各赏银二十两,所有在御汽轮上的舵工,除各加赏银五十两外,均在园内当差,奕匡忙命各舵工等,均在汽轮上,向皇太后叩头谢恩。次日奕匡又奏请设立轮船公所,并保驾记名副都统胜林,充当总办,奉旨着照所请办理,并选聪颖年壮太监一百名,学习驾驶诸法。次日皇帝早朝之后,又出城到颐和园来,进乐寿堂请安,慈禧太后对皇帝说道:“入夏以来,未见霖雨,各种花木,都现枯干之象,大庄稼在地,亦待雨甚急,我拟于明日回宫求雨。”
皇帝奏道:“子臣已齐戒多日,并据军机大臣等面奏,城内外各官庙,已一律设坛求雨,请太后放心。”太后道:“我明日定要回宫,亲至天穹殿拈香,皇帝应由明日起,入齐堂值宿三日,虔心祈雨。”
皇帝答应着,请安退下。此时各官眷,已知皇太后明日回宫的消息,便各人忙着收拾自己的物件。二格格、三格格、秋云三人,将太后应用的衣服珍宝等物料理清楚。太后命二格格等将珍宝箱柜封销起来,只带几件应用的衣服,放在黄漆盒内,带回宫去。二格格等遵命办妥。等二天皇帝进来请安,皇后率领各府福晋、格格、命妇等在仁寿殿前预备跪送,时刻已到,皇太后乘坐八人黄轿,出了乐寿堂,通过仁寿殿角门。皇上、皇后这才各自上轿,随在太后轿后,众宫眷等行至颐和园门,撤了围幕,妃嫔等乘坐黄色围子朱轮车,福晋都坐红围轿,官眷格格们,都坐红围车,宫女仆妇等皆坐青围车。皇太后黄轿之旁,有四位亲王分左右骑马随行。皇后贵妃轿车旁,有御前侍卫保护大门侍卫、干清门侍卫以及向导处侍卫、鉴仪卫前锋护军等官员,都在轿前应差。轿前提灯提炉,轿后豹尾枪,步睛侍术,各挎腰刀。马上侍术,各悬弓箭。各宫总管太监,亦皆骑马相随。驾过苏州街同时来到万寿寺。这万寿寺,建在长河北岸,适北京城颐和园之间皇帝皇后贵妃等已先由便道,抢先赶到寺前,随后皇太后的黄轿抬到了。太后要下轿休息皇帝跪安已毕,扶着太后下轿。先到大殿拈香拜佛,已毕。太后见寺中殿宇宽敞,门前封着长河,异常幽静,又在厅中用过茶点,歇了一小时之久,赏给庙中香火银五百两。以后即以该寺作为来往颐和园途中茶尖之所。李莲英跪奏道“请示老祖宗,这时可以起驾了,再迟一会,天就要热啦。”
太后点头,即命起驾,李莲英忙向外传旨。太后上了轿,皇帝后妃宫眷,一切人等也各自上了轿车。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向城里而来。天到正午的时候,这才进宫。皇帝后妃等照例在干清门外跪迎圣驾太后入宫之后,降下懿旨,命京内外断屠,以得雨之日为止。皇帝当日就入了齐宫。太后每日三次,亲至天穹殿求雨。光绪帝入了齐宫三日,不见有雨,又住三日,仍不见雨,再住三日,还是点雨全无。天气格外亢热,太后发起急来,又要到颐和园灵雨祠求雨。第二天便命驾出城,仍到园内,先在乐寿堂休息,就命李莲英传知同来的皇后、宫眷福晋、格格等,自本日起一律齐戒沐浴随同圣驾,参拜灵雨祠。所有太后一天三膳,全用素食,皆由二格格亲手调做。正是:但觉笙歌喧内苑那知奇祸起萧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