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牍造句
“简牍”的解释
简牍[jiǎn dú] 简牍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用“简牍”造句
1、从简牍材料来看,秦汉子女法律上的孝亲责任主要表现在供养其亲、奔丧居丧、追孝父祖。
2、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这批简牍的整理工作.
3、汉代文献中有多处提到用简牍缣帛写书,近代的考古发掘甘此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4、刻在竹片上的简牍被考古学家送往研究所研究.
5、在墓室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用于书写的简牍.
6、久远时代留下的笔歌墨舞,伴随着青铜、丝帛、简牍向世人传递独有的感悟。
7、通过对尼雅遗址出土的亻去卢文简牍中相关农业经济方面文书的研究,揭示出农奴社会制度下的精绝国土地所有制之形态。
8、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
9、人们通过把简牍文书或物品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古人谓之“封泥”。
10、本期,“智库在行动”专访长沙简牍博物馆外联部副主任孙东波,听他介绍一下长沙简牍博物馆科普情况。
11、说明东汉纸张已经达到可以代替缣帛和简牍书写的程度。
12、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
13、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上发现的汉代“九九乘法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
14、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
15、目前,大场镇已进驻水晶石数字、简牍文化、魔铁图书等动漫企业150余家,注册资本逾2亿元。
16、从出土简牍并结合前期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兔子山遗址所在的铁铺岭古城应是楚、秦、汉、六朝乃至唐宋时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
17、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18、用途历史曾经记载,是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19、不知道在简牍被绢帛纸张陆续取代之际,有没有人发出感慨,就像今天电脑、手机取代信纸信封,某些人甚至会扼腕浩叹一样。
20、经专家考证,该遗址为西汉晚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简牍为县衙署档案。
21、徐先生能从文字流变的历史脉络思悟简牍之美,并融敦煌写经的笔意于一体,写出的面貌“既不失桑间濮上谣咏的拙朴,又透着文会燕集歌吟的雅逸。
22、2005年,北护城壕11号坑又出土51枚简牍。
23、殷墟甲骨文之前存在着一种起码由夏初延续到殷商后期的,以毛笔主要书于简牍的更古老的字体,王城岗遗址和丁公遗址陶文从属于该文字系别。
24、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沿丝路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中发现了丰富的简牍和文书,包括汉文和多种西域古文字。
25、长沙地下文物丰富,重要的考古发现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宁乡青铜器,长沙走马楼简牍,长沙春秋战国楚墓,铜官窑等,其中许多造就了中国或者世界之最。
26、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27、遗址南墓群出土魏、晋画像砖、木尺、猴形木印、汉、晋纪年简牍、彩绘木车马等珍贵文物,部分已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8、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虽然进入了社会生活,但却并未成为主流书写载体,汉代的书写材料依然以简牍和缣帛为主,纸张只是非主流。
29、实际上,在文字的载体十分受限于经济制约的条件下,譬如简牍缣帛之类,语言自然需要追求简练,于是香与臭作为一个对立范畴,反而拥有了哲学上的犀利。
30、随后皓雪枭唧唧喳喳以沸反盈天之势加入战团,耿迪的简牍猴也不甘示弱,御猫也出动了。